不建议学牙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学习难度大:
- 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繁多且复杂,包括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口腔修复、正畸、种植、外科等多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 实践操作要求高,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如拔牙、补牙、镶牙、正畸等,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
学习周期长:
- 本科阶段通常需要五年时间,之后还需要进行规培、专培等,整个学习过程较为漫长。如果想要在行业内有较高的水平和较好的发展,可能还需要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这将进一步延长学习周期。
-
工作强度大:
- 牙医的工作需要长时间低头弯腰,容易导致颈椎病、腰椎病等职业病。同时,由于工作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眼睛紧盯细小部位,视力衰退也较快,很多口腔医生30岁后就开始戴老花镜。
- 在工作中,牙医需要全神贯注地处理每一颗牙齿,遇到难搞的患者,还需安抚情绪、解决纠纷,精力消耗大,压力巨大。
-
就业竞争压力大:
- 虽然口腔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但随着近年来报考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公立医院编制有限,竞争激烈,很多本科毕业生只能选择私立医院或诊所,而这些地方的起薪相对较低,并且需要承担业绩压力。
- 自己开诊所也并非易事,需要昂贵的设备投入、严格的审批流程以及客户积累,回本周期较长。
-
医患关系复杂:
- 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期望较高,有些效果并非医生能完全保证,如种植牙失败、矫正时间过长等,容易让患者产生不满情绪。
- 部分患者对医疗费用存在误解,认为看牙贵、医生故意多收费等,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投诉甚至被拉上法庭,医患关系紧张给牙医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
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 牙医的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高端口腔医生通过不断学习、深造、购买先进设备等方式吸引高端客户,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牙科医生来说,工资水平只是中等,难以达到人们想象的“暴利”程度。
- 成为牙医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用于学习和培训,成本较高,而工作后的回报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学牙医虽有其优势和吸引力,但也存在诸多挑战和困难。在选择是否学习牙医时,个人应充分了解该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前景、工作压力等方面的情况,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做出谨慎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