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监测户入户记录的内容,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信息部分
-
人口与家庭结构
-
户籍人口数、共同生活人口数(含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未成年人等分类)
-
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教育阶段分布
-
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基础信息
-
-
经济与社会保障
-
家庭收入来源(工资、农业收入、政府补贴等)
-
支出情况(食品、医疗、教育等必要开支)
-
社会保障参保情况(医保、养老保险、低保等)
-
二、家庭状况描述
-
居住条件
-
住房安全(是否危旧、有无安全隐患)
-
卫生环境(垃圾处理、居住整洁度)
-
基础设施(水电供应、交通便利性)
-
-
生产与就业
-
劳动力就业情况(就业岗位、收入水平)
-
因病、因学、因残等致贫因素
-
产业项目参与度及务工稳定性
-
三、问题与需求记录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生活困难(贫困等级、致贫原因)
-
短期应急需求(医疗、食品、住房维修)
-
长期发展瓶颈(技能缺乏、市场渠道)
-
-
需求优先级排序
-
紧急需求(如医疗救助、临时救济)
-
持续性需求(如教育支持、产业扶持)
-
预防性需求(如健康监测、风险预警)
-
四、帮扶措施与建议
-
针对性帮扶计划
-
生产扶贫(技能培训、就业推荐)
-
教育扶贫(助学金、就学支持)
-
健康扶贫(医疗保险、医疗救助)
-
-
政策落实情况
-
国家政策(如两不愁三保障)
-
社会帮扶(慈善捐赠、专项基金)
-
-
动态调整建议
-
定期评估帮扶效果(收入、健康等指标)
-
根据反馈调整帮扶策略
-
五、其他注意事项
-
信息核对 :通过系统比对、邻居验证等方式确保数据准确性
-
记录规范 :采用“问题+回答+建议”结构,保持条理性
-
隐私保护 :严格保密家庭敏感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以上内容需结合具体监测对象和地区政策调整,确保全面覆盖风险点并实现精准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