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对象的识别程序及标准如下:
识别程序
- 农户申请及承诺授权:农户可以通过书面申请、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手机APP、拨打防止返贫监测和乡村振兴咨询服务电话等方式提出申请,并作出承诺授权。
- 村级核查:收到农户申请后,应在2日内完成入户核查。
- 民主评议:核查后,应在2日内完成民主评议。
- 村内公示和数据比对: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并进行数据比对。
- 乡镇审核:乡(镇)审核应在3日内完成。
- 县级审定公告:县级审定公告也在3日内完成。
- 系统录入标注:最后,将监测对象信息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并建立村级监测帮扶档案。
识别标准
- 监测范围线与返贫致贫线的区别:监测范围线是指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某一数值(如6900元),可能存在返贫致贫隐患,是将农户纳入监测的一个参考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也不是硬性指标。返贫致贫线是指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另一较低数值(如4500元),一旦触及即定义为返贫、致贫,绝对不允许发生。
- 监测对象的认定条件:综合考虑收入、支出情况,以及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返贫致贫风险,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相关风险问题,就应该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监测对象识别认定。
- 监测对象的三种类型:监测对象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种类型。其中,脱贫不稳定户是指家庭人均纯收入在6900元以下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是指家庭人均纯收入在6900元以下的一般农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是指家庭人均纯收入在6900元以上的脱贫户或一般农户。
请注意,具体的监测范围和识别标准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参照当地最新的相关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