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是完全可以的。根据中国的养老保险政策,累计缴费满15年即可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养老金。以下是关于这种缴费方式的详细解读。
养老保险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行吗
政策和法律依据
- 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是法定义务。个人作为灵活就业者可以自愿选择是否继续缴纳养老保险。
- 累计缴费年限: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累计缴费年限不受断缴影响。即使已经达到15年,仍需要继续缴费直到退休。
实际操作
- 续保方式:辞职后,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身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或者将社保关系转入新单位继续缴纳。
- 转移接续:跨省流动就业时,养老保险关系可以转移接续,确保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缴费基数
- 单位缴费基数:单位按照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月均值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有上下限规定,最低为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为300%。
- 个人缴费基数:个人可以按照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至300%自主选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通常为20%,其中8%进入个人账户,12%进入统筹账户。
缴费比例
- 单位缴费比例:单位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6%,个人缴纳比例为8%。
- 灵活就业缴费比例: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20%,其中8%进入个人账户,12%进入统筹账户。
退休年龄和退休待遇
退休年龄
- 法定退休年龄:男性职工满60周岁,女性职工满50周岁(部分地区允许女性灵活就业者55周岁退休)。
- 特殊行业:某些特殊行业的劳动人员可能享有提前退休的权利。
退休待遇
- 养老金计算: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累计缴费年限和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按个人账户余额和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计算。
- 多缴多得: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越多,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转移接续和续保
转移接续
- 跨省转移: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时,养老保险关系可以转移接续,确保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 续保方式:辞职后,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身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或者将社保关系转入新单位继续缴纳。
续保
- 续保流程:办理完离职手续后,原单位会将社保关系减员,个人可以按自由职业者规定自费续缴或转至新公司。
- 续保建议:为了确保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建议在离职后尽快办理续保手续,避免因断缴影响退休待遇。
养老保险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是完全可以的。根据中国的养老保险政策,累计缴费满15年即可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养老金。个人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身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或者将社保关系转入新单位继续缴纳。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因地区和行业而异,具体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退休年龄和退休待遇与缴费年限直接相关,多缴多得。转移接续和续保流程也相对完善,确保参保人员的权益不受影响。
养老保险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总共交了多少年
养老保险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总共交了15年。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因此,单位缴纳的10年和个人缴纳的5年累计起来,正好满足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要求,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养老保险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退休能拿多少钱
养老保险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退休后能拿到的养老金金额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缴费基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以下是详细的计算方法和示例:
养老金计算公式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示例计算
假设:
- 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4000元
- 缴费年限为15年(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
基础养老金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
假设个人账户储存额为72000元(单位交10年,个人交5年,总计72000元),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总养老金
注意事项
- 缴费基数:不同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和个人缴费基数会影响养老金的计算结果。
- 退休年龄:退休年龄不同,计发月数也会不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
- 政策变化:各地的养老金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计算需参考当地规定。
养老保险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影响养老金的有哪些因素
养老保险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影响养老金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缴费基数:养老金的计算与缴费基数密切相关。即使缴费年限相同,如果缴费基数不同,最终的养老金也会有所差异。单位缴纳和个人缴纳的基数可能不同,单位通常按照职工的工资总额缴纳,而个人可以选择不同的缴费基数。
-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是影响养老金的重要因素。累计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越多。在你的情况下,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总共15年的缴费年限是计算养老金的基础。
-
退休年龄:退休年龄不同,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也不同。一般来说,退休年龄越早,计发月数越多,每月领取的养老金相应减少。单位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可能有所不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通常需要到55岁才能退休,而单位职工可能可以在50岁退休。
-
个人账户积累额: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累计金额。单位缴纳和个人缴纳的比例不同,单位缴纳的部分会进入社会统筹账户,而个人缴纳的部分则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因此,即使缴费年限相同,个人账户的积累额也可能不同。
-
社会平均工资:养老金的计算还涉及退休时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金额也会相应增加。
-
缴费比例:单位缴纳的社保包含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而个人缴纳通常只选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因此,即使缴费基数相同,单位缴纳的总金额会高于个人缴纳的金额,因为单位还需要承担其他险种的缴费。
虽然单位交10年自己交5年在理论上养老金计算公式相同,但由于缴费基数、缴费比例、退休年龄、个人账户积累额和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的影响,实际领取的养老金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