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减费是指在工程项目中,由于项目审查、评审等过程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它是基于施工单位送审的金额与咨询机构最终审定的金额之间的差额来计算的。这个差额被称为审减额,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施工单位送审金额等于合同金额加上或减去合同内外增减金额,即:
因此,可以重组以上两个公式得到:
审减费的作用在于对项目进行更深层次的审查,确保工程资金合理合法合规使用,并提高投资效益 。
对于国有资金主导的重点工程项目,实行强制结算审计是常见的做法,这有助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 。在实践中,如何科学地评价审计质量而非单纯追求高审减额或审减率指标,以及如何规范审计取费以更好地保证审计效果并节约投资,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
审减费的收取通常涉及两部分:基本审计费和审减(增)额审计费。前者按单项工程总投资额计取,无论最终是否有审减或审增都需支付;后者则根据审减(增)额减去允许额后的余额来计算 。例如,在一个总投资额为100万元的项目中,如果审计结果显示审减额为8万元,其中允许差额为5万元,则审减余额为3万元。假设双方商定的审计额费率为6%,那么审计费用将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这里的基本审计费为0.6万元,而审减额审计费为0.15万元 。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较高的审减额和审减率被视为咨询机构责任到位的表现,但过度追求审减额可能会忽视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甚至可能对项目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评估审减额和审减率,确保审计活动既能节约投资又能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 。
审减费不仅是一个衡量工程成本控制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推动项目管理和财务监督规范化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审减机制,可以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不必要的开支,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这对于任何希望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或组织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处理审减相关事宜时,必须兼顾公平、公正的原则,避免因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导致长期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