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被正式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国策,并在同年12月写入宪法。这一政策的制定和推广主要是在时任领导人邓小平的推动下进行的。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意识到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可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挑战。他认为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他积极推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计划生育政策的设计和理论基础并非由邓小平一人完成。事实上,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一位火箭专家,名叫宋健。他是钱学森的门生,拥有留苏博士学位,是著名的控制论、系统工程和航空航天技术专家。宋健及其团队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预测未来的人口数量,并提出了控制人口生育率的方法。这些研究工作最终成为了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科学依据。
马寅初作为北京大学校长,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关于控制人口增长的观点。他在1957年发表的文章《新人口论》中提出了“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并主张实行计划生育。尽管他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接受,但后来他被誉为独生子女政策之父。
总的来说,虽然邓小平是中国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的主要推动者,而宋健则是具体设计该政策的核心人物之一。同时,马寅初等学者也对该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时间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例如,从最初的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到后来逐步放宽至双独二孩、单独二孩,直到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以及2021年进一步优化至三孩政策。这些调整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于人口问题持续的关注和适时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