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政策在保障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通过系统性整改提升服务质量。以下是主要问题及对应整改措施:
一、医保基金管理问题
-
基金缺口突出
- 缴费人数不足与基金管理不规范并存,需加大参保宣传力度,完善基金监管机制,严查挪用公款等违法行为。
-
自费费用控制不足
- 部分医院存在分解住院、挂床等违规行为,导致自费比例偏高。需严格掌握出入院标准,规范诊疗行为,将自费药物使用前征求患者同意。
二、医保结算与流程问题
-
报销效率低下
- 审核环节繁琐、报销速度慢,影响患者就医体验。需完善结算制度,减少审核环节,增加报销比例。
-
异地就医结算不便
- 异地就医备案流程复杂,患者垫付费用多。需优化异地就医管理,简化备案手续,推广电子凭证。
三、医疗服务行为问题
-
违规购药现象
- 个别员工存在借用、盗用他人医保卡或违规串药行为。需加强医保政策培训,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罚款、调岗或辞退。
-
病历书写不规范
- 部分医生病历完善率低,影响医保审核。需定期开展病历专项检查,对不达标医生进行培训或处罚。
四、信息系统与信息化建设问题
-
系统建设滞后
- 医保信息系统无法满足信息化管理需求,影响数据共享和统计分析。需加大投入,升级信息系统,实现医保、医疗、财务等数据的实时对接。
-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不足
- 医疗数据存在泄露风险,需完善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机制,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审计。
五、政策宣传与人员素质问题
-
参保意识薄弱
- 部分群众对医保政策理解不足,需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提高参保率。
-
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 部分医保工作人员对政策理解不透彻,需加强培训,建立定期考核机制。
总结
医保整改需从制度完善、技术升级、意识提升等多方面入手,形成政府监管、医院管理、社会共治的协同机制。建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定期评估效果,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