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提交的网上立案可以通过一定的条件和流程进行撤销。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
撤销网上立案的条件和流程
撤销条件
- 申请人资格:申请人必须是原告、上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经原告特别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可以提出撤诉申请,但不影响原告和被告之间本诉的进行。
- 撤诉自愿性:撤诉必须是原告自愿,任何人不得强迫原告申请撤诉,审判人员也不得以任何借口动员原告申请撤诉。
- 撤诉合法性:撤诉必须合法,申请撤诉的时间必须是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撤诉在实体上不得有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得违反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 法院裁定:撤诉必须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行使处分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撤销流程
- 登录平台:用户需要使用个人账号和密码登录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
- 确认立案信息:登录后,用户应在平台中查找已立案的相关信息,包括案件编号、当事人信息、立案时间等。
- 提交撤销申请:用户需按照平台的提示或指引,填写并提交撤销申请。在申请中,应详细阐述撤销的原因和依据,同时需附上与撤销申请相关的证明材料。
- 等待法院审核:提交撤销申请后,用户需耐心等待法院的审核结果。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同意撤销的决定。
撤销网上立案的法律依据
相关法律条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规定监察机关对于立案调查的案件,经调查认定不存在违反行政纪律事实的,或者不需要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的,应当予以撤销,并告知被调查单位及其上级部门或者被调查人员及其所在单位。
注意事项
时间限制
- 撤诉时间限制:一般来说,在立案后的一定期限内(通常为立案后的1-3个工作日)可以申请撤销,超过该期限可能需要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 调解程序开始后的限制:一旦调解程序已经开始或者已经达成调解协议,撤销申请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联系方式
- 法院联系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拨打12368诉讼服务热线,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并询问撤销流程,也可通过法院官方网站查询联系电话或在线咨询渠道,与立案庭或相关办案法官取得联系。
- 线上操作:部分法院的诉讼服务网有取消立案申请的功能,用户可以登录该网站,在个人中心或申请记录页面找到取消选项,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
撤销已提交的网上立案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流程,用户应仔细阅读相关规定和指南,确保操作正确有效。同时,提供合理的理由和依据,以便司法机关能够及时处理撤销申请。在整个过程中,用户必须严格遵循法院的指导和规定,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