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属于产假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保胎假是否属于产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一、产前假(法定产假)
- 适用条件
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怀孕女职工,经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证明需要保胎休息时,可享受产前假。但需注意, 法律并未将“保胎”直接列为产假 ,而是将产前15天明确为产假。
- 待遇标准
-
工资计算 :按本人产假工资(即工资总额)的80%发放,或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与其他假期的区别 :若单位未批准产前假申请,则按病假处理,工资按病假工资标准发放。
二、病假(保胎未获批准的情况)
- 适用条件
女职工怀孕后需休息但未达到产前假资格(如未满4个月流产、无严重妊娠并发症等),或单位自主批准休息时,按病假处理。
- 待遇标准
- 工资计算 :通常按病假工资标准发放,具体比例可能因地区而异,但需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三、其他相关说明
-
流产产假 :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
生育津贴 :已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产假期间生育津贴按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
-
地区差异 :晚婚晚育等特殊情形的产假延长天数需参考当地规定。
总结
保胎假本身不属于产假 ,但可通过产前假或病假两种途径获得相应待遇。关键在于是否满足法律规定的产前假条件,或经批准按病假处理。建议女职工根据自身情况与单位沟通,并保留医疗证明以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