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九段线,即南海诸岛归属范围线,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中,由九条断续线组成的U形线,通常称为九段线,线内区域为中国南海。
九段线的具体范围北起巴士海峡,南至曾母暗沙,西至西沙群岛,东至东沙群岛,并紧贴东南亚各国陆地边界。九段线以内海域被称为“中国南海”,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公里。
九段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早在1914年,一些私人出版的地图就已经标注了南海断续线。1947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内政部方域司在其编绘出版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中,以未定国界线标绘了一条由11段断续线组成的线。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与越南关系友好让出北部湾和东京湾两条线,把这11条改为9条,因此得名“九段线”。
九段线不仅是南海诸岛的归属线,也是南海管辖海域的范围线,反映了中国最早发现南海诸岛、最先开发南海资源、并实施有效控制的准确空间。九段线划定了中国在南海的权益范围,也成为南海争端的核心所在。
在国际法上,九段线内的所有岛礁主权属中国所有,所有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渔业资源)也属中国所有。国外船只可以在岛礁24海里外无害通过。
南海九段线是中国对南海海域权益边界的一种画法,具有明确的历史和法律依据,划定了中国在南海的权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