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纳入医保目录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覆盖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肠道间质瘤及血液肿瘤等领域的创新药:
一、肺癌相关靶向药
-
第三代ALK抑制剂
-
劳拉替尼 :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可抑制克唑替尼耐药的9种突变,2022年4月获批上市。
-
布加替尼 :双靶点抑制剂,覆盖ALK的L1196M突变和EGFR的T790M突变,2022年3月获批上市。
-
-
第二代及早期肺癌治疗
-
洛拉替尼 :第三代ALK抑制剂,可穿透血脑屏障,2023年3月起纳入医保,报销后月费用降至5600元。
-
奥希替尼 :三代EGFR-TKI,用于EGFR外显子19缺失或L858R突变的术后辅助治疗,2023年12月纳入医保。
-
二、乳腺癌相关靶向药
-
HER2阳性治疗
-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 :经典HER2抑制剂,长期用于乳腺癌治疗。
-
恩美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生物制剂) :改善HER2阳性患者的预后。
-
-
其他乳腺癌治疗
- 达尔西利 :用于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辅助治疗。
三、其他肿瘤相关靶向药
-
胃肠道间质瘤
- 瑞派替尼 :针对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突变的晚期胃肠间质瘤,2023年纳入医保。
-
血液肿瘤
- 卡非佐米 :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四、其他重要信息
-
医保报销比例 :通常为乙类药品报销60%以上,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
价格变化 :部分药物如吉非替尼(月费用1641元)和布加替尼(月费用约2.7万元)纳入医保后费用大幅降低。
以上药物覆盖了多个肿瘤类型的创新疗法,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治疗选择和经济可及性。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如2024年新增药物)进一步优化了肿瘤患者的用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