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建议随意使用生长激素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副作用风险、适应症的严格界定、以及对潜在健康问题的影响。
注射生长激素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风险。这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局部反应如红肿、疼痛或发热等;股骨头滑脱,尤其是在儿童快速生长期时可能导致肌肉侧弯加重,加上不合理运动可能产生股骨头滑脱现象,导致膝盖疼或髋关节疼痛等症状;产生抗体,频繁注射可能会激活体内免疫机制,从而影响药物效果;还有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甲减、血糖异常、骨骼改变、促进已有肿瘤或者潜在肿瘤生长等更严重的健康问题。长期滥用还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等。
生长激素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适应症。它主要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矮小症,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SGA出生后持续生长迟缓等病症。对于没有明确医学指征的孩子来说,即使身高低于平均水平也不应随意使用生长激素。这是因为生长激素并非万能药,它不能改变一个人的遗传基因,即便能够增加身高,效果也是有限的,并非所有人都适用。
再者,关于生长激素使用的安全性问题,专家指出大量超生理量地使用生长激素会带来一些风险,比如促发生长的同时可能会使潜在的肿瘤出现,或是不适当使用不仅不会增长反而变成肢端肥大这种病理状态,这将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在考虑使用生长激素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其中的利弊,并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最后,家长和社会对生长激素的认知误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部分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的身高问题而急于求成,甚至在没有医生处方和检验评估报告的情况下寻求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的方法。另一方面,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利用家长对孩子身高的焦虑,夸大生长激素的效果,误导家长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医生之所以不建议随意使用生长激素,是因为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远超过其潜在的好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专业的医疗评估来确定是否真的需要使用生长激素,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确保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全面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单纯追求身高增长。这包括提供均衡营养、鼓励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多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