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GB2828是《抽样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方案的标准》,主要用于产品批量质量的判断,其核心特点包括:
一、基本概念
-
抽样检验三要素
包括检验计划、抽样方案和判定规则。检验计划确定抽样数量、检验水平等;抽样方案明确样本量、合格判定数(Ac)和拒收数(Re);判定规则根据质量波动情况调整抽样严格程度。
-
质量水平与检验状态
-
质量水平 :分为一般水平Ⅰ、Ⅱ、Ⅲ和放宽水平Ⅰ,对应不同的抽样严格程度。
-
检验状态 :包括正常检验、加严检验、放宽检验和转移规则。
-
二、核心内容
-
样本量字码表
通过批量(N)和检验水平(一般或特殊)确定对应的样本量字码,再查接收质量限(AQL)和拒收数(Re)。
-
转移规则
根据连续批次的检验结果动态调整抽样方案:
-
若连续5批合格,则转为放宽检验;
-
若出现2批不合格,则转为加严检验;
-
加严检验后,若连续5批合格可恢复正常检验。
-
-
AQL标准
允收质量限(Ac)和拒收数(Re)的对应关系,例如AQL=0.10时,Ac=150,Re=25。
三、应用特点
-
动态调整机制 :通过转移规则实现从正常到加严或放宽的动态调整,平衡生产方和使用方的风险。
-
国际兼容性 :等同于MIL-STD-105D标准,适用于航空航天等国际领域。
四、示例计算
以AQL=0.10,检验水平Ⅱ为例:
- 批量N=1000时,查样本量字码为B,对应的样本量n=20,Ac=150,Re=25。
五、历史背景
该标准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和休哈特提出,1949年首次成为国家标准,后续多次修订以完善统计抽样理论。
以上内容综合了GB2828标准的核心要素和应用逻辑,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行业规范和AQL要求制定详细检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