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GB/T 2828.1抽样标准表需通过以下步骤解读:
一、明确三要素
- 批量数(N)
指被检验批次中包含的单位产品总数,例如某批次有500件产品。 - 检验水平(IL)
分为一般检验水平(I、II、III级)和特殊检验水平(S-1至S-4级)。常规检验通常选用II级,特殊场景(如破坏性检验)可选S级。 - 接收质量限(AQL)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例如AQL=1.0表示允许1%以内的不合格品率。
二、查表步骤
-
确定样本量字码
根据批量数和检验水平,在《样本量字码表》中定位对应字母。
示例:批量数=2000,检验水平II → 字码为K。 -
查找主抽样表
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表》中:- 纵向定位样本量字码所在行;
- 横向定位AQL值所在列;
- 交叉点显示样本量(n)、接收数(Ac)、拒收数(Re)。
示例:字码K + AQL=1.0 → 样本量n=125,Ac=3,Re=4。
-
特殊箭头处理
若交叉点为箭头,需沿箭头方向找到首个有效数值,并调整样本量。例如箭头指向更大样本量时,需按新样本量执行检验。
三、关键注意事项
- 检验严格度调整:根据历史质量表现,可选择加严或放宽检验,对应不同抽样方案表。
- 多缺陷类别处理:若产品有多个质量特性(如外观、功能),需为每类缺陷分别设定AQL值并独立抽样。
- 抽样方案选择:除一次抽样外,还可根据需求选择二次或多次抽样方案。
四、实例演示
场景:检验某批800件产品(N=800),检验水平II,AQL=2.5。
- 查样本量字码表 → N=800,IL=II → 字码为J;
- 查主抽样表 → 字码J行与AQL=2.5列交叉 → n=80,Ac=5,Re=6。
结论:随机抽取80件样本,若不合格品≤5则接收,≥6则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