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为保障短缺药品的稳定供应,采取了一系列全链条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从政策制定、清单管理、价格监管到采购流程优化等方面全面发力,确保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得到满足。以下是具体内容的梳理:
1. 政策背景与目标
新疆为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解决短缺药品问题,制定并实施了《自治区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以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稳定药品价格为核心目标,明确了短缺药品的定义、分类和应对原则,同时建立了会商联动机制,加强多部门协作。
2. 核心措施
(1)清单管理与动态调整
- 短缺药品清单: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短缺药品清单和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并根据监测信息动态调整。
- 清单制定原则:重点监测基本药物、急(抢)救药、重大疾病用药、公共卫生用药及特殊人群用药,确保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的药品供应稳定。
(2)价格监管与市场机制
- 价格预警与执法:通过自治区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对短缺药品价格进行监测和预警,避免恶意涨价。同时,对价格异常波动采取分类妥善处理,强化价格常态化监管。
- 自主报价与挂网采购:允许企业在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主报价、直接挂网,医疗机构可自主议价采购,以提高供应效率。
(3)采购流程优化
- 直接挂网政策:自2019年实施直接挂网政策以来,新疆已成功挂网128种短缺药品,覆盖国家及自治区短缺药品总品种的94.1%。通过优化申报和审核流程,挂网办理时间缩短至15个工作日,大幅提升了药品供应效率。
- 集中带量采购:新疆积极参与国家及多省联盟药品集采,涵盖心脑血管药物、呼吸系统用药等六大治疗大类,涉及16个品种,平均价格降幅超过50%,有效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4)多部门联动机制
- 会商联动机制: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发改委、工信厅等13个部门,建立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负责药品的生产、配送、采购、储备等工作,确保药品供应的稳定性。
3. 实施成效
- 挂网药品覆盖范围:目前,新疆已挂网128种短缺药品,共1144个品规,占国家及自治区短缺药品总品种的94.1%,显著缓解了药品短缺问题。
- 价格下降与患者受益:通过集采和挂网政策,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如广东联盟易短缺药品集采价格降幅超过50%,实际采购金额已达2669.28万元,惠及各族患者。
4. 未来展望
新疆将继续优化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加强短缺药品的分类分级管理,扩大集中采购覆盖范围,进一步降低患者用药负担,确保药品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这些举措,新疆在保障短缺药品供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群众的健康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