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建议进行心脏造影检查通常基于以下临床需求:
一、明确心血管病变
- 确诊冠心病
心脏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位置、范围和程度,判断血管狭窄是否超过70%,为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 - 评估急性心肌梗死
用于快速定位阻塞的冠状动脉分支,确认心肌坏死的供血区域,指导紧急介入治疗。 - 识别其他心脏结构异常
包括瓣膜狭窄/关闭不全、心肌肥厚(如肥厚型心肌病)、室壁瘤或先天性心脏缺陷等。
二、指导治疗决策
- 介入治疗同步实施
若造影中发现严重狭窄,可立即进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实现诊断与治疗一体化。 - 制定手术方案
为心脏搭桥、瓣膜修复或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提供精确的解剖学信息。
三、鉴别诊断与评估
- 排查胸痛病因
区分心源性(如心绞痛、心肌缺血)与非心源性胸痛(如胸膜炎),减少误诊风险。 - 评估心脏功能
测量心室射血分数、心脏腔室容积及压力,辅助诊断心力衰竭、心肌病等。 - 术后效果跟踪
用于支架或搭桥术后复查,监测血管再狭窄、血栓形成或结构异常复发。
四、高风险人群筛查
对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异常、心血管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运动负荷试验阳性者,造影可早期发现隐匿性病变。
需注意,心脏造影属有创检查,通常在其他无创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无法明确诊断时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