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界无组织废气排放量的计算需根据具体排放源类型和工艺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下是常用计算方式及适用场景:
一、物料平衡法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明确物料输入和输出的场景,通过总投入量与总回收量的差值确定无组织排放量。
公式:
无组织排放量 =(总物料投入量 + 副产品量) -(产品量 + 有组织排放量 + 回收量)
示例:
某案例中通过物料平衡计算得出无组织排放量为7 t/a。
二、经验公式法
1. 有害物质敞露存放的散发量计算
适用于敞露存放的挥发性有害物质(如苯、甲醇等),计算公式为:
公式:
参数说明:
- :散发量(g/h);
- :环境风速(m/s);
- :物质在室温下的饱和蒸气压(mmHg);
- :敞露面积(m²);
- :分子量。
注:饱和蒸气压 可通过 计算,其中 、 为物质特性常数(如苯的 、)。
2. 液体(非水)蒸发量计算
适用于酸洗工艺(如硫酸、盐酸等)中酸液蒸发量的估算:
公式:
参数说明:
- :蒸发量(kg/h);
- :液体分子量;
- :液面风速(m/s);
- :液体温度下的蒸气分压力(mmHg);
- :蒸发面积(m²)。
三、实测法
通过现场监测数据推算无组织排放量,适用于有条件进行监测的场景:
- 自动监测法:
( 为烟气流量, 为浓度, 为排放时间)。 - 手工监测法:
( 为排放速率, 为排放时间)。
四、注意事项
- 方法选择:优先结合物料平衡与实测数据,并通过经验公式验证。
- 参数准确性:风速、温度、蒸气压等参数需根据实际工况取值,避免误差放大。
- 多方法综合:环境影响评价中建议采用多种方法交叉验证,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具体应用中需结合行业规范(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进一步调整参数和计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