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316L不锈钢的执行标准需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一、国家标准
- GB 4806.9-2016/2023
该标准为食品接触用不锈钢材料的核心规范,明确要求材料需通过铅、砷、镉等重金属迁移量测试,确保与食品接触时的安全性。
二、化学成分要求
- 元素含量范围
- 铬(Cr):10.5%-13.5%
- 镍(Ni):10.0%-14.0%
- 钼(Mo):2.00%-3.00%
- 碳(C):≤0.03%(低碳特性)
- 其他元素(磷、硫、氮等)需严格控制在限定范围内。
三、机械性能指标
- 抗拉强度:≥520 MPa
- 屈服强度:≥205 MPa
- 延伸率:≥40%(保证材料韧性)。
四、工艺及表面处理
- 加工要求
材料需经清洁、光滑处理,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等缺陷,并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 - 检测标准
需通过涡流探伤、超声波检测等无损检测,确保内部质量符合流体输送或食品加工需求。
五、注意事项
- 材质≠食品级认证
316L不锈钢本身属于工业级材料,需通过GB 4806.9标准认证并标注“食品级”标识方可用于餐具。 - 使用场景限制
即使符合标准,长期接触强酸/碱性食品仍可能导致金属离子析出,需避免高温或腐蚀性环境。
综上,316L不锈钢若需作为食品级使用,必须同时满足材料成分、加工工艺及国家标准认证三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