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各地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经历了多项调整和优化,旨在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并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以下是对2025年集采目录的最新变化及其影响的详细分析。
2025年集采目录的变化
集中采购目录调整
- 江苏省:2025年江苏省集采目录涵盖了33个品目,包括货物类品目24个、服务类品目9个。相较于2024年,删减了用具、应用软件等6个品目,新增了其他计算机软件、数据和存储服务等3个品目。
- 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内蒙古集采目录增加了装修工程、修缮工程等6项品目,删除了其他打印机品目。集中采购目录内品目在首次征集不能保证完全满足采购人需求的前提下,允许部分品目框架协议与电子卖场同时存在。
- 甘肃省:甘肃省集采目录规范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强化政府采购活动管理,并加强电子化采购应用。集中采购机构采购项目包括服务器、台式计算机、复印机等货物类品目,以及财产保险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服务类品目。
实施细节调整
- 分散采购限额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各省的分散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保持一致,例如省级、市级货物和服务类项目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为100万元,货物或服务项目单项采购金额达到200万元以上的,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 框架协议采购:多个省份加强了框架协议采购的实施范围,允许小额零星采购通过框架协议采购进行,以提高采购效率。
药品和高值耗材集采
- 国家层面:2025年,国家医保局将继续推进药品和高值耗材的集采工作,预计开展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和第6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700个品种。
- 地方层面:各省也在积极推进地方集采,例如安徽省牵头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涵盖单抗、生长激素等千亿级市场。
各地集采目录的具体调整
江苏省
江苏省集采目录中,服务器、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等信息安全设备被归类为信创产品目录,小额零星采购实行框架协议采购,全省联动。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集采目录增加了装修工程、修缮工程、软件开发服务等品目,并明确了分散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采购人可自主选择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政府采购项目。
甘肃省
甘肃省集采目录规范了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强化政府采购活动管理,并加强电子化采购应用。集中采购机构采购项目包括服务器、台式计算机、复印机等货物类品目,以及财产保险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服务类品目。
集采政策的影响
对企业的影响
- 价格竞争:集采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药品和耗材的价格,但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价格竞争压力,可能面临亏损风险。
- 创新转型: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以应对集采带来的挑战。
对行业的影响
- 行业集中度提升:集采加速了行业洗牌,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维持市场份额,中小企业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
- 供应链优化:集采推动了供应链的集中化和专业化,提高了采购效率和药品供应的稳定性。
2025年,中国各地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经历了多项调整和优化,旨在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并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各地目录的具体调整包括品目的增减、分散采购限额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统一、框架协议采购的实施等。集采政策的实施对企业产生了价格竞争、创新转型等影响,同时也推动了行业集中度和供应链的优化。未来,企业需要积极应对集采带来的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提升竞争力。
2025年集采目录中哪些领域的产品将受到重点关注
根据最新的政策动态和市场分析,2025年集采目录中以下领域的产品将受到重点关注:
-
中成药和中药饮片:
- 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集采将进一步扩围。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将于2025年4月落地,涵盖20个产品组、95个产品。地方层面如安徽、山东等省份也在积极开展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集采工作。
- 独家中成药在集采中的表现备受关注,由于其独特的剂型和品牌优势,独家中成药的参与意愿较低且降幅较小。针对独家中成药不参与集采的监督措施也在逐步完善。
-
生物药:
- 生物药的集采将成为2025年的亮点。安徽省将牵头全国生物药品联盟集采,覆盖贝伐珠单抗、阿达木单抗等竞争较充分的品种。生物类似药的集采有望破冰,降幅预计相对温和。
- 人血白蛋白、人生长激素、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热门品种也可能被纳入集采范围。
-
高值耗材:
- 高值耗材的集采将继续深化。2025年预计将开展第六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涵盖更多品种。
-
化药:
- 化药集采将继续常态化,剂型拓展有望实现全覆盖。第十一批国家集采将于今年上半年启动,涵盖更多剂型如滴眼剂、贴剂、喷雾剂等。
- 化药集采的品种数量和质量要求将进一步提高,随着一致性评价的拓展,更多品种有望被纳入集采范围。
2025年集采目录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有哪些具体表现
2025年集采目录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份额与国产化红利
- 高中标率:部分中小企业在集采中中标率较高,例如豫西南联盟创口敷料集采中选率达83.4%,福建15省联盟腔镜吻合器集采中选率达97.8%。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 国产替代:在低值耗材领域,中小企业通过性价比优势抢占进口品牌市场,部分企业产值年增17%-29%。例如,桐庐县和长汀县的中小企业在集采中表现突出。
2. 竞争加剧与转型压力
- 同质化淘汰:在神经介入、IVD等领域,集采中选率低至7%-20%,产品同质化企业面临退出风险。预计IVD领域十年内将有50%的企业被淘汰。
- 创新门槛:未进入历史采购量的中小企业难以通过传统渠道开拓市场,需依赖技术创新(如AI辅助器械)突破壁垒。
- 成本管控:集采压价压缩利润空间,企业需通过自动化生产、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同时应对医保直接结算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
3.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遇
- 政策倾斜:部分地区通过提高预留采购份额、实行品目刚性控制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例如,青岛市对200万元以上的货物和服务类采购项目、400万元以上的工程类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将面向中小企业采购预留份额比例提高至45%。
- 基层市场:集采政策推动设备更新潮,基层与西部地区成为增量蓝海。中小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抢占份额。
4. 供应链与服务质量要求
- 供应链整合:中小企业需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集中采购原材料以降低成本,并推动供应链本地化,减少物流和进口依赖。
- 质量监管:集采中选产品将面临更严格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控,企业需平衡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避免“唯低价论”引发安全问题。
2025年集采目录与2024年相比有哪些调整
2025年集采目录与2024年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主要包括:
-
集采品种数量增加:
- 2025年计划将集采品种扩充至700个,覆盖中成药、生物药等更多领域,而2024年主要集中在前10批药品集采和5批耗材集采。
-
质量监管强化:
- 2025年强调“质量优先”,不再单纯追求“唯低价中标”,要求所有集采药品必须配备追溯码,确保全流程可追溯。
-
新纳入集采的品类:
- 首次将生物类似药(如单抗、干扰素)纳入全国联盟采购,并且中成药集采覆盖38个独家品种。
-
集采三进政策:
- 推动集采药品进入各级医药采购机构,包括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以及零售药店等,扩大集采的覆盖面。
-
基层药品用药目录:
- 2025年起,乡镇卫生院用药品种与县级医院保持联动,优化基层用药种类,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