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简称凉山州农科院)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重要的农业科研机构,院长吉色方森在推动该院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关于吉色方森院长及其领导的凉山州农科院的详细信息。
吉色方森
背景和履历
- 个人背景:吉色方森,男,彝族,1969年8月生,四川昭觉人,本科学历,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职业经历:
- 历任昭觉县普诗乡农技员、昭觉县尼地乡副乡长、昭觉县洒拉地坡乡乡长等职务。
- 曾任昭觉县水利局局长、水务局局长、教育局局长、教科局局长等职。
- 2021年9月,任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
在凉山州农科院的工作
- 科技创新:吉色方森院长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表示凉山州农科院一直致力于科研研发能力的提升,期待与甬盐博益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
- 产业发展:在他的领导下,凉山州农科院与多家企业展开合作,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吉色方森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提升农科院的整体科研实力。
凉山州农科院的成就和贡献
科技创新
- 品种选育:凉山州农科院在吉色方森的领导下,成功选育出多个高产、广适的农作物新品种,如苦荞新品种“中荞121”,该品种具有易脱壳特性,最大保留苦荞的营养价值。
- 技术研发:农科院在先进栽培技术、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产业发展
- 产业合作:凉山州农科院与多家企业合作,推动了地源性饲料加工、适度规模的肉猪和肉鸡养殖、火腿精深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增收途径。
- 乡村振兴:通过科技支撑,凉山州农科院助力了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显著提升了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效益。
社会影响
- 科技交流:凉山州农科院与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展开合作,开展了广泛的科技交流和项目合作,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 人才培养:通过系统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了科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凉山州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凉山州农科院的未来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
- 持续创新:吉色方森表示,凉山州农科院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在农林畜水产种业、种养、加工、农机等方面,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 平台建设:农科院将继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研设施和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产业发展
- 产业升级: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推动凉山州农业产业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
- 增收致富:通过技术推广和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
社会责任
- 服务“三农”:凉山州农科院将继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服务“三农”工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 国际合作: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凉山州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吉色方森院长作为凉山州农科院的党委副书记和院长,凭借其丰富的职业经历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带领农科院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凉山州农科院将继续在吉色方森的领导下,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凉山州农科院的主要职责和业务范围是什么?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简称“凉山州农科院”)的主要职责和业务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农、牧业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
- 开展作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配套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涵盖水果、蔬菜、荞麦、蚕桑、烤烟、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 研究作物病虫草鼠害的灾变规律及应对技术,确保农产品安全及公共卫生防控。
-
土壤与肥料研究:
- 进行土壤、肥料的质量检测、应用、评价及研发,推动土壤保育与污染损害治理技术的应用。
-
畜禽与牧草资源研究:
- 评估、保护畜禽遗传资源,开展引种、选育及养殖配套技术研究。
- 收集整理牧草种质资源,进行评价、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牧草的引种、选育、栽培及加工技术。
-
现代农牧业技术推广:
- 引进、研发示范现代农牧业机械设备和设施,并推广应用。
-
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
-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及技术交易等服务。
-
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研究:
- 研究乡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凉山州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凉山州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新品种选育:
- 自2022年建院以来,共审定(登记)作物新品种22个。
- 2024年申请审定(登记)作物新品种5个,鉴定荞麦新品种5个。
- 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芋17、川凉芋20已提交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 小麦新品种昌麦38、昌麦39和玉米新品种凉青贮1号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荞麦新品种中荞3号、中荞21、中荞241、中荞121、中荞311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鉴定。
-
高产栽培技术:
- 在小麦、马铃薯等作物的高产创建上屡创佳绩。
- 2024年5月6日,州农科院小麦团队在会东县创造了西南麦区旱地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平均亩产665.27公斤。
- 2024年5月16日,马铃薯团队在会理市创造了四川省马铃薯单季单产最高纪录,亩产11854斤。
-
科技成果转化:
- 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动新品种、新技术的落地应用。
- 2023年10月20日,玉米新品种“凉单12号”“凉单14号”以公开挂牌出让的方式转让给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公司。
- 2024年8月6日,易脱壳苦荞新品种“中荞121”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
- 2024年12月10日,玉米凉单18号品种转让签约仪式举行。
-
获奖成果:
- “川凉系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生产关键技术集成推广”获2024凉山州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
- “凉山州肉羊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获2024凉山州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 “凉山苦荞及初精深加工销售产业示范”获2024凉山州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 “优质苦荞品种的选优及推广应用”获中国发明协会组织“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
凉山州农科院的院长是谁?
凉山州农科院的院长是吉色方森。
吉色方森院长在多个场合代表凉山州农科院发表了重要讲话,并积极推动与外部单位的合作。例如,在2024年5月31日与四川省甬盐博益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交流座谈会上,他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表示凉山州农科院一直致力于科研研发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