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梁漏振修补方法需根据漏振程度及结构安全要求选择合适方案,具体流程及技术要点如下:
一、表面修补(适用于轻微漏振)
-
基面处理
- 使用凿子或角磨机清除漏振部位的松散混凝土,直至露出坚实基层,并清理粉尘和杂质。
- 用高压水枪冲洗剔凿面,确保界面湿润但不积水。
-
填补与封闭
- 轻微裂缝或孔洞可采用环氧树脂或水泥基修补砂浆填充,使用刮刀压实抹平。
- 对于麻面或小孔洞,直接涂刷聚合物改性水泥浆(如Z30聚合物砂浆),分2-3层施工,每层厚度不超过5mm。
二、深层修补(适用于中度至严重漏振)
-
注浆加固
- 对较深孔洞或内部不密实区域,预埋注浆管,采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或水泥基注浆料进行压力注浆,确保浆液完全填充空隙。
-
聚合物砂浆修复
- 大面积漏振时,采用高强度聚合物修补砂浆(如Z30型)分层填补,每层厚度控制在10-15mm,层间间隔2小时以上。
三、结构加固(需恢复承载力时)
-
碳纤维加固
- 表面处理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裁剪碳纤维布,使用环氧树脂胶粘贴于梁底或侧面,形成U型包裹,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
钢板加固
- 在梁底或侧面焊接/螺栓固定钢板,结合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增强整体性,适用于抗弯或抗剪不足的情况。
四、养护与验收
-
养护要求
- 修补后24小时内覆盖湿布或喷涂养护剂,保持表面湿润7天,环境温度需高于5℃。
-
质量检测
- 采用敲击法或超声波检测修补密实度,承载力验证可通过静载试验完成。
关键材料选择
材料类型 | 适用场景 | 典型产品 |
---|---|---|
环氧树脂 | 裂缝注浆、碳纤维粘贴 | 低粘度环氧注浆料 |
聚合物修补砂浆 | 孔洞填补、表面修复 | Z30聚合物砂浆 |
碳纤维布 | 抗弯/抗剪加固 | 300g/㎡高强碳纤维布 |
注:施工前需评估梁体损伤程度,涉及结构安全的漏振修补需由专业机构出具加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