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振的处理需要从施工工艺、材料配合和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施工工艺优化
-
增加振动器数量与合理布局
根据构件形状和尺寸增加振动器数量,并确保每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振动。例如在大型商业综合体施工中,通过合理布置振动器位置解决漏振问题。
-
分层浇筑与及时振捣
采用分层浇筑方法,每层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进行振动,避免漏振。插入式振动器需多点振动以确保均匀性。
-
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流动性,确保混凝土在振动过程中充分流动。例如某工程通过调整配合比后,漏振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二、材料与界面处理
-
界面粘接力增强
对界面处涂刷高强界面粘接剂(如正祥高强界面粘接剂),提高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减少漏振风险。
-
修补材料选择
-
孔洞缺陷需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补捣实,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
-
露筋缺陷需清理后用高标号混凝土填补,配合水泥压浆处理。
-
三、施工管理措施
-
人员培训与规范操作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强调漏振识别与处理要点。例如振动时间控制在10-20秒,采用多点振动方式。
-
过程监控与缺陷修补
-
振动后检查混凝土密实度,发现漏振缺陷需及时修补。
-
分层施工时留缝错开,避免应力集中。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潮湿状态,避免积水影响振捣效果。
-
高温施工时调整修补料配合比,防止变稠影响施工。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有效解决混凝土漏振问题,确保结构密实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