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是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而设计的政策体系,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四部分:
一、政策目标
宏观审慎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逆周期调节机制平抑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同时强化对跨市场、跨行业风险传染的防控能力。
二、主要政策工具
- 资本管理工具
包括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要求、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以及针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附加资本要求。 - 流动性管理工具
涵盖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等监管指标,防范期限错配风险。 - 跨境资金流动管理
通过外汇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调节跨境资本流动,防范外部冲击引发的金融风险。 - 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针对衍生品交易实施集中清算机制,对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
三、配套机制
- 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和风险评估,识别金融体系脆弱性。 - 传导与治理机制
构建跨部门协调机制(如央行与金融监管部门协作),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强化政策执行效力。
四、支持保障体系
包括完善法律依据、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强化国际监管合作等,确保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
该框架通过上述多层次政策组合,形成“识别风险—制定政策—传导落实”的闭环管理机制,在防范金融风险传染和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