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 优化基本医保与补充保障衔接:推动“1+3+N”多层次体系(基本医保+惠民保、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救助等),提升大病保险选缴率至93%以上,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差异化发展。
- 强化兜底保障功能:落实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政策,完善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防范机制,探索出生缺陷补充保险和长护险制度,实现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全覆盖。
- 扩大覆盖范围:引导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参保,完善参保缴费激励政策,确保户籍人口参保率超99%。
二、深化医保支付与医药改革
- 推进支付方式改革:迭代DRG/DIP支付体系至2.0版本,强化月度监测和季度分析,优化特例单议机制和预付金制度,引导医疗机构控费提质。
- 落实医药集采政策:扩大药品、耗材集采范围,推进集采药品进村卫生室和药店,降低群众购药负担;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
- 探索多元付费模式:试点医疗、养老、长护等多床融合付费机制,实现医保支付“无感智享”。
三、强化基金监管与安全运行
- 构建智能化监管体系:依托药品追溯码、人脸识别和视频监控系统,实时分析预警欺诈骗保行为;开展“八查行动”和“百日行动”,强化行刑衔接。
- 严格基金收支管理: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加强事前评估和精算分析,防范基金赤字风险;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提升基金使用效率。
- 深化自查与联查机制:组织定点机构自查自纠,联合卫健、公安等部门开展综合巡查,追缴违规资金。
四、提升医保服务效能
- 优化经办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拓展医银、医企合作服务点,实现基层办件率超99%。
- 推广数字化应用:完善“浙里云药房”“刷脸就医”等场景,推进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提升,实现医保业务“一网通办”。
- 加强政策宣传与精准服务:开展全民参保宣传月活动,通过线上线下面向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确保应保尽保。
五、探索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 推进长护险落地:借鉴外地经验,开展数据测算和政策设计,完善居家护理服务与护理产业发展支持措施。
- 衔接商业长护险:鼓励商保机构开发长期护理产品,形成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
以上措施综合各地医保局2025年规划,聚焦制度完善、控费增效、监管升级和服务优化,旨在实现医保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