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和具体措施,旨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下是对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内容的详细解读。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性
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安全。高质量发展不仅提升了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还为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国家安全的基础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国家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只有确保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安全,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具体措施
系统观念的应用
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系统观念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性,通过系统谋划和统筹推进,可以更好地处理发展和安全中的复杂问题,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国家安全体系的完善
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完善的国家安全体系可以在各个领域提供保障,增强国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
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发展和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发展中不断考虑安全因素,才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意义
增强经济韧性
统筹发展和安全可以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增强经济韧性,提升发展效益。通过统筹发展和安全,可以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提升国家安全能力
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国家安全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应对当前的挑战,还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水平的提升。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发展和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统筹发展和安全,可以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通过系统观念、完善国家安全体系、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等措施,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和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还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全称是什么?
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统筹发展和安全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是如何被强调的?
在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统筹发展和安全被赋予了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议强调的重点
- 总体国家安全观:会议强调,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出要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具体举措
-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推进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数据安全等重要领域国家安全立法,提升国家安全工作法治化水平。
- 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会议的意义
- 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大制度保障。
- 应对风险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妥善应对各类风险挑战。
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统筹发展和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维护经济安全
- 落实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定并执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压实各级责任。
- 加强经济领域风险防控:对工业经济、金融行业、房地产业等重点领域进行风险研判,提高经济安全分析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针对非法集资、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丰富政策工具箱,确保经济领域风险可控。
推动安全生产
-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执行“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健全安全生产风险排查与责任倒查机制。
- 深化重点行业整治:聚焦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升预测预警能力,优化防范部署,增强应急救援效能,确保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保障金融安全
- 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进金融风险处置常态化,落实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协同机制,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 加强金融监管: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 化解社会矛盾:通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基础。
加强应急管理
- 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 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及时有效应对各类灾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