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课题,其核心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以下从理论基础、政策依据、实践案例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理论基础
辩证关系
发展和安全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体。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安全,发展将失去根基;而发展是安全的物质基础,离开发展,安全将成为无源之水。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两者需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将其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统筹发展与安全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二、政策依据与战略部署
“十四五”规划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统筹发展与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例如,通过强化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央政策文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注重发展与安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该文件还专章部署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措施。
三、实践案例
地方实践:昌平分局案例
昌平分局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创新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等举措,实现了安全与发展的双赢。这一案例表明,通过科学规划和创新管理,可以有效统筹发展与安全。国门安全:海南洋浦案例
在海南洋浦,海关通过严格的卫生检疫和外来物种防控措施,筑牢了国门安全屏障。这一实践表明,安全不仅是发展的前提,也是开放条件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四、未来展望与建议
强化系统观念
在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安全问题的内外联动性和跨域传导性日益突出。未来需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更加完善的国家安全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创新驱动、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可以为安全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加强风险防控
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房地产、地方债务、自然灾害等风险挑战,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总结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从理论到实践,无论是政策部署还是地方案例,都表明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才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