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统筹是医保基金对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进行报销的一种机制,具体特点如下:
一、核心定义
医保统筹支付指使用医保统筹账户中的资金支付参保人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属于医保报销的核心部分。其本质是通过集中资金池分担个人医疗负担,降低医疗费用风险。
二、报销范围与标准
-
报销范围
主要覆盖住院费用、部分慢性病门诊等特定医疗项目,普通门诊一般不直接报销,仅限门诊规定病种和重特大疾病门诊病种。
-
报销比例
-
甲类目录 :报销比例通常为90%以上,费用直接从统筹基金中扣除。
-
乙类目录 :需参保人自付一定比例(如10%-20%)后,剩余部分由统筹基金支付。
-
三、支付方式
-
即时结算
部分地区的统筹支付支持门诊刷卡即时结算,参保人无需垫付费用。
-
后付费
部分地区需参保人先自付费用,再通过医保经办机构报销。
四、与其他支付方式的区别
-
个人账户 :仅用于支付门诊小额费用(如药店购药),每月按工资比例(如6%-2%)划入,与统筹支付无直接关联。
-
自费部分 :超出医保目录或自付比例的费用需个人承担。
五、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药品、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费用,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综上,医保统筹通过直接支付或后付费方式实现报销,覆盖住院及部分门诊费用,但需符合医保目录和诊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