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后进行清标是合法的,但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的规定。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清标的合法性依据
-
法律框架支持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四十条,评标委员会需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包括技术标和商务标(尤其是投标报价)的审核。清标作为评标工作的一部分,旨在确保投标文件真实性、合规性和科学性,属于合法程序。
-
国际通行做法
国际招标投标实践中,清标是常见且必要的环节,有助于发现投标文件中的疑义或异常数据,为评标提供基础。
二、清标的主要目的
-
审核投标文件 :核实投标单位资质、投标报价合理性及投标文件规范性。
-
发现异常 :筛选出技术指标、商务条款等存在重大偏差的投标文件。
-
保障公正性 :通过二次评审确保评标结果客观、科学。
三、清标与废标的区别
-
清标 :在评标阶段进行,属于评标流程的一部分,不改变中标结果。
-
废标 :在评标后、合同签订前进行,因投标文件严重不符合要求或不可抗力等原因取消中标资格。
四、特殊情形说明
-
中标后取消中标资格
若中标人存在串标、提供虚假材料等违法行为,或未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要求(如技术标准不达标),招标人可依法取消其中标资格。
-
不可抗力或招标人变更
因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不可抗力,或招标人战略调整、资金问题等合理原因,可取消中标,但需履行法定程序。
五、注意事项
-
清标程序 :需在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签订合同前进行,且需书面通知所有投标人。
-
责任承担 :中标人不得无故废标,否则需承担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等法律责任。
综上,中标后清标是合法且必要的环节,但需严格依法依规操作,与废标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