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民政部门在特定情况下确实有权核查低保户的账户信息,以下是详细说明:
1. 民政部门是否有权查询低保户账户?
是的,民政部门在审核和监管低保申请及发放过程中,有权查询低保户的账户信息。这主要是为了核实申请人的家庭财产状况,确保低保金的合理分配。
2. 查询账户的法律依据
- 《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明确规定申请低保时,申请人需提供家庭财产信息,包括银行存款等。民政部门可以通过抽查方式核实这些信息,确保申请人符合低保条件。
- 实际操作中的抽查机制:虽然法律规定了核查权限,但并非每位低保申请人都会被核查账户信息,通常是随机抽查。
3. 查询账户的具体情况
- 申请阶段:在申请低保时,申请人需主动提供银行存款账户信息,用于核实家庭财产状况。
- 抽查机制:民政部门会通过抽查的方式核查账户信息,以确保申请人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抽查范围包括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票等家庭财产。
- 数据共享平台:部分城市已建立收入核对反馈平台,民政部门可与其他部门(如住建、公积金管理等)共享信息,以便更全面地核实申请人的财产状况。
4. 注意事项
- 真实申报的重要性:申请人需如实申报家庭财产信息,避免弄虚作假,否则可能被取消低保资格。
- 隐私保护:民政部门在查询账户信息时,会遵守相关隐私保护规定,确保信息仅用于审核低保申请。
总结
民政部门在审核低保申请时,有权通过抽查方式核查低保户的账户信息,这是为了确保低保金分配的公平合理。相关查询行为受到法律规范,申请人需配合提供真实信息,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