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草甘膦可以通过皮肤吸收。
草甘膦的基本性质
草甘膦,化学名称为N-(磷酸甲基)甘氨酸,是一种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具有消灭或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
草甘膦的皮肤吸收性
- 吸收途径:草甘膦确实可以通过皮肤接触被人体吸收。皮肤接触后,草甘膦可能引发局部刺激反应,如灼热感、红肿、起疹等症状。
- 中毒症状:长时间或大量皮肤接触草甘膦,还可能导致腹痛、腹泻、头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草甘膦中毒的急救处理
- 皮肤接触:应立即去除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
- 其他途径:若经口摄入,需根据摄入时间的长短,尽快选择催吐、洗胃或导泻等手段清除毒物。
草甘膦的健康风险
草甘膦不仅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还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引起生殖健康等问题。因此,在使用草甘膦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草甘膦的基本信息
项目 | 描述 | 数值/信息 |
---|---|---|
化学物质名称 | 化学通用名称 | 草甘膦 |
CAS号 | 国际化学物质唯一标识 | 1071-83-6 |
别名 | 其他常用名称 | 镇草宁、农达、草干膦 |
化学名称 | 专业化学命名 | N-(磷酸甲基)甘氨酸 |
类型 | 除草剂特性 | 强效、非选择性、无残留 |
防治对象 | 主要针对的杂草类型 | 多年生根杂草 |
毒性比较 | 与食盐的半数致死量比较 | 草甘膦大鼠LD50约为5000mg/kg,高于食盐的3000mg/kg |
草甘膦的健康影响及应对措施
项目 | 描述 | 应对措施/信息 |
---|---|---|
皮肤接触 | 可能产生的症状 | 皮肤灼热感、红肿、起疹 |
毒性作用 | 对人体系统的影响 | 生殖毒性、致突变作用(小鼠研究) |
中毒处理 | 皮肤接触后的初步处理 | 立即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去除残留物 |
后续治疗建议 | 皮肤接触中毒的后续治疗 | 外用抗过敏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 |
监管情况 | 国际上使用许可情况 | 欧盟授权草甘膦10年期续展登记,未发现关键安全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