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和农民的“养家钱”
村提留和乡统筹是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需缴纳的两种主要费用,其性质和用途如下:
一、村提留(村级三项提留)
- 定义与用途
村提留是村民按一定比例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缴纳的费用,用于支持村集体发展、公益事业和日常管理。具体包括:
-
公积金 :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及兴办集体企业;
-
公益金 :专项用于五保户供养、特困户补助、合作医疗等集体福利事业;
-
管理费 :支付村干部报酬及村级管理开支。
- 资金性质与流向
村提留直接进入村集体账户,属于村民集体资产,最终用于提升村民整体福利或集体发展。
二、乡统筹(乡镇五项统筹)
- 定义与用途
乡统筹是村民按比例向乡镇政府缴纳的费用,用于支持乡村两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
-
教育附加 :用于乡村两级办学经费;
-
计划生育费 :支持计划生育相关支出;
-
优抚费 :用于优抚对象(如退伍军人、烈士家属)的补助;
-
民兵训练费 :支持民兵组织建设;
-
乡村道路建设费 :用于农村道路修建及维护。
- 资金性质与流向
乡统筹款进入乡镇财政代管账户,专项用于乡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最终惠及全体村民。
三、改革与现状
自2006年中国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后, 村提留和乡统筹已逐步取消 ,取而代之的是:
-
“一免两补”政策 :免除农业税,发放种粮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替代部分医疗支出;
-
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五保户、低保等救助机制。
部分地区仍存在违规收取提留款的现象 ,但根据相关规范,违规收取的费用应全额退还。建议村民若发现违规收费,可通过反映问题或媒体监督解决。
总结
村提留和乡统筹曾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税费改革后其职能已转移。当前农村财政更多依赖财政转移支付和新型补贴体系,村民应关注最新政策以了解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