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抽检实施细则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调整,以确保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以下是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抽检细则的变化
食品类别和细类的调整
- 新增和删除的细类:2025年细则共39大类,新增9个食品细类(如凉皮、奶茶),删除6个细类(如山梨酸钾、赤藓糖醇)。
- 粮食加工品:增加了对其他谷物粉类制成品的检验项目,删除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增加了对食用植物油的铅检测,限菜籽油、油茶籽油检测。
- 调味品:删除了三氯蔗糖检测,增加了毒死蜱、克百威等。
- 肉制品:增加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柠檬黄、日落黄等检测项目,删除了铅、氯霉素等。
- 乳制品:增加了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等检测项目,删除了乳酸菌数检测。
检测项目的调整
- 新增项目:在多个品类中新增了检验项目,如粮食加工品中的新型污染物检测,食用油中的特殊抗氧化剂检测等。
- 删除项目:部分在2024版中存在的检验项目被删除,如调味品中的三氯蔗糖,肉制品中的铅等。
- 检测方法更新:许多品类的检测方法迎来了技术升级,如肉制品的微生物检测从传统培养法转变为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抽样和检验流程的调整
- 抽样数量和频率:在一些高风险食品品类中,提高了抽样数量和频率,如乳制品可能从每季度抽样一次增加到每月抽样一次。
- 抽样地点和方式:抽样地点增加了对农产品电商平台、社区团购自提点等新兴销售渠道的抽样,采用更科学的分层抽样方法。
抽检细则的实施流程
抽样流程
- 抽样准备:根据产品特点、企业规模和市场分布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抽样方案。
- 抽样实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确保抽样的公正性和代表性,现场封存样品,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 抽样记录和报告:详细记录抽样过程,出具抽样报告,确保抽样全过程透明化并做到留痕管理。
检验流程
- 样品接收和筛选:样品在收到后将进行初步筛选,剔除外观明显不合格的产品。
- 实验室检验: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结果反馈:检验完成后,出具检验报告,并将结果反馈给生产企业。
抽检细则的监管要求
监管力度和目标
- 加大抽检力度: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将全面加大包括直播带货在内的网售产品抽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严肃查处。
- 重点场所和业态:聚焦校园食堂、网络销售、连锁快餐店、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场所和新业态,加大抽检力度。
企业应对策略
- 自查自纠:企业应定期开展自查自纠,确保数据真实、完整,严格遵守税收法律法规。
- 规范财务核算:确保账目清晰、数据准确,避免税务风险。
- 积极配合检查: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配合检查人员的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2025年国家抽检细则在食品类别、检测项目、抽样和检验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通过加大抽检力度、更新检测方法、细化抽样和检验流程,监管力度和目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企业应积极应对,自查自纠,规范财务核算,并配合检查工作,以保障自身合规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