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各地市的“归雁计划”是一项旨在吸引外地人才返回家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重要举措。这些计划通常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援助、创业指导等多个方面,以鼓励各类人才特别是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济宁市
济宁市泗水县深入实施“归雁工程”,通过建立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信息库,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返乡创业服务站,并建设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及镇街双创园区等措施,吸引了大量人才返乡创业。泗水县还深化了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通过招募令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各类人才集聚乡村,并提供从签约到项目落地投产的一站式服务。
费县
费县创新实施了“归雁工程”,聚焦于人才的“引育留用”关键环节,探索形成了以“筑雁巢、固雁巢、暖雁巢”为载体的“雁巢工作法”。这不仅提升了“归雁”创业创富的工作效率,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劲动能。费县设立了“归雁工程”办公室,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对回乡创业的归雁人才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临沂市
临沂市推行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支持归雁人才,如发挥好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鲁担惠农贷”的作用,推广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模式,符合条件的归雁人才可以优先办理贷款并享受优惠利率。同时,临沂市还注重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归雁人才创业贷专项窗口,简化审批手续,提升服务质量。
菏泽市
菏泽市启动了“归雁兴菏”行动,旨在凝聚家乡外部资源,激发本土内生动力。该市出台了“返乡创业20条”政策,成立了返乡创业服务中心,并在大中城市建立了返乡创业服务站。通过这些努力,菏泽市成功地吸引了一批资金、项目和人才回流,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
其他地区
除了上述提到的城市外,山东其他地方如聊城临清、夏津等地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归雁计划。例如,临清市通过一系列创业政策,帮助像李岩这样的创业者搭建平台、利用政策优势,带动了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农产品产业发展;夏津县则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雁归兴德”工程建立农村在外能人回引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强村共富合伙人”招募和“归雁创客”培育行动,为返乡创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归雁计划”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教育领域的教师归雁计划。比如,许昌、庐山、玉山等地都有针对异地编制教师申请回归户籍所在地或配偶/父母户籍所在地任教的具体实施方案。这类计划有助于解决教师因家庭原因导致的工作与生活不平衡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山东省各地市的归雁计划各具特色,但共同点在于它们都致力于优化人才发展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到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这些计划的持续推进,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山东的乡村振兴和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