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古代名称经历了多次演变,主要名称及历史背景如下:
一、最早行政名称
-
豫章郡
江西作为明确行政区域始于汉高帝初年(前202年),设立豫章郡,治所为南昌,下辖18县,涵盖赣江、盱江等流域,是江西最早的古称。
-
九江郡
西汉莽新政权时期(前9年),将豫章郡更名为九江郡,治所仍为南昌。
二、唐代的行政区划
-
江南西道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划分江南道,后因避讳改称江南西道,治所设在洪州(今江西南昌),江西名称由此确立。
-
江南东路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为进一步细分江南地区,将江南西道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江西仍以江南西道为主流称谓。
三、其他相关名称
-
豫章故郡 :春秋战国时期属吴、越、楚三国分治区域,豫章为郡名,但非行政区域整体名称。
-
江西布政使司 :明代开始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属于省级单位,但非古代全称。
四、名称演变原因
江西名称源于其地理位置:古代中原地区划分为九州,江南部分包含豫章故郡,后因唐代设置江南西道而得名“江西”。简称“赣”则因境内最大河流赣江得名。
五、历史地理范围差异
古代“江西”范围与现代存在差异,例如:
-
古代江西 :包括今江西全境及安徽东南部、湖北东部等地;
-
现代江西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范围有所调整。
综上,江西古称主要指豫章郡、江南西道等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域,其名称演变与地理、政治格局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