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作为江西省省会,历史悠久,名称演变丰富,其别称和雅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主要别称
-
豫章
豫章是南昌最古老的名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因赣江支流豫章水得名,从西汉沿用至三国时期。
-
洪都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改豫章为洪州,至元朝时因避讳改为洪都,成为元明时期的正式区划名称。
-
南都
南唐时期(937-975年)设立南昌府,称“南都”,与洛阳、长安并称“三大都城”。
-
其他名称
包括灌婴城(西汉)、宜善(五代)、隆兴(宋代)等,均因历史事件或地理特征得名。
二、雅称与文化内涵
-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赞誉南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成为千古名誉。
-
南方昌盛
南昌寓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体现其作为江南重要城市的战略地位。
-
英雄城
因1927年八一起义爆发地,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成为革命象征。
三、名称演变特点
-
历史演变 :南昌名称从“豫章”到“洪都”,再到“南昌”,反映了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历史事件的影响。
-
文化积淀 :雅称如“物华天宝”与“英雄城”则凝聚了文人墨客的赞誉与时代精神。
综上,南昌的别称多为历史行政区划名称,而雅称则承载了文化象征与精神内涵,共同构成其独特的城市文化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