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通称“陇中”,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绚烂的地区。自战国秦置陇西郡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早在四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于此,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氐族、羌族、西戎的游牧地。秦时,定西被划为版图,并设有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辖今定西全境。五胡十六国时期,定西先后属前凉、后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等政权。北宋元丰年间(1081年),宋神宗赐名“定相城”,为今定西得名之始,寓意为“安定西边”。
定西在历史上一直归陇西郡、天水郡、渭州、巩昌府管辖,民国时期归兰山道管辖。1949年国家始设立定西专区,专署驻定西县,所辖县有定西、榆中、靖远、会宁、静宁、海源、西吉七县。1970年定西专区改为定西地区,专署仍驻定西县,所辖县为定西、靖远、会宁、通渭、陇西、渭源、临洮七县。1985年定西地区专署仍驻定西县,所辖县为定西、通渭、陇西、渭源、临洮、岷县、漳县七县。2003年9月,定西县撤县设区,更名为“定西市安定区”。
定西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境内有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和青铜器时代齐家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遗址以及西起临洮绵延本市300余公里的战国秦长城遗址。定西还是海内外李氏同胞寻根祭祖的“陇西堂”。
定西地理位置重要,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也是兰州的“东大门”,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