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起义是 1943年在海南黎族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区爆发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武装暴动 。这次起义由黎族领袖王国兴和王玉锦发动和组织,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并经过周密策划的暴动。起义广泛地动员和联合了黎族、苗族、汉族同胞参加,是海南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斗争,书写了黎族、苗族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起义背景
1939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海南岛,琼崖国民党军队和县政府地方武装抵抗无力,节节败退,全面逃入五指山区,对黎、苗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黎苗族人民不堪忍受。
起义过程
1943年7月12日,黎族首领王国兴带领民众发动了“白沙起义”,为琼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起义军手持弓箭、钩刀、粉枪等原始武器,向驻在向民村和印妹村的国民党白沙县政府和驻在什空的白沙县中队发起攻击,揭开了起义的序幕。在坚持斗争的日子里,起义首领王国兴等主动找共产党,接受党的领导,使起义性质发生了变化,即从自发的斗争转变为自觉的斗争。
起义结果
白沙起义动摇了国民党顽固派在五指山区的统治基础,加速了中共琼崖特委创建白沙抗日根据地的步伐,对创建五指山中心根据地和海南解放战争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起义受挫后,王国兴、王玉锦等首领,分别带领起义群众,进入鹦歌岭、什寒岭等地进行艰苦斗争。
起义意义
白沙起义是黎族、苗族人民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残酷压迫,争取生存和自由的一场伟大反抗斗争。它展现了为了民族自由解放和人民幸福安康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并肩作战,书写了民族团结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