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24年和2025年的医保缴费政策有了一些新变化。以下是详细的最新政策信息。
缴费时间和标准
2024年缴费时间和标准
- 缴费时间:2024年居民医保的集中缴费期为2023年9月至12月。
- 缴费标准:
- 成年居民一档:462元/年
- 成年居民二档和少年儿童:395元/年
- 在校大学生:150元/年
2025年缴费时间和标准
- 缴费时间:2025年居民医保的集中缴费期仍为2024年9月至12月。
- 缴费标准:
- 成年居民一档:482元/年
- 成年居民二档和少年儿童:415元/年
- 在校大学生:170元/年
缴费方式
线上渠道
- 青岛市电子税务局社保费系统
- 手机税税通APP
- “爱山东”APP
- “爱山东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
- “爱山东”支付宝小程序
- 各大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
线下渠道
- 各区、市办税服务厅
- 社保大厅税务窗口
- 政府综合服务大厅税务窗口
- 自助办税缴费终端
- 各大银行网点
银行扣款
- 批扣时间:2024年11月1日至12月20日
- 缴费档次选择:应于11月1日前完成缴费档次选择或确认,并将应缴费额及时足额存入已与银行签订扣款协议的账户中
特殊群体缴费政策
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
- 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按100元标准代缴
重度残疾人
- 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按500元标准代缴
低保边缘家庭和返贫致贫人口
- 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补贴50%,个人缴纳50%
参保范围和条件
参保人群
- 具有本市户籍的未成年人:包括全日制学生和学前教育机构在册儿童。
- 驻青高校的大学生。
- 其他具有本市户籍且不属于职工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的成年居民。
- 持有《山东省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居民。
- 持有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台居民。
- 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员
参保登记渠道
-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和居(村)民委员会
- 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
- “青岛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或“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
青岛市2024年和2025年的医保缴费政策在缴费时间、标准、方式和特殊群体政策方面都有所调整。2025年的个人缴费标准有所增加,财政补助也相应提高。参保方式多样,包括线上和线下渠道,特殊群体享有政府代缴或补贴的优惠政策。及时参保缴费对于享受医保待遇至关重要。
青岛医保缴费比例是多少?
青岛医保缴费比例根据不同类型的医保和缴费人群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青岛职工医保缴费比例
- 个人缴费比例:2%
- 企业缴费比例:8%
青岛居民医保缴费比例
- 成年居民一档:个人缴费标准为482元/年,财政补助880元/年。
- 成年居民二档、少年儿童:个人缴费标准为415元/年,财政补助800元/年。
- 在校大学生:个人缴费标准为170元/年,财政补助800元/年。
青岛医保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青岛医保缴费基数的确定方式如下:
职工医保缴费基数
- 上限确定:如果职工的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那么其医保缴费基数就以这个上限,即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来确定。
- 下限确定:如果职工的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那么其医保缴费基数就以这个下限,即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来确定。
- 按实申报:对于工资收入在上述两个界限(300%和60%)之间的职工,其医保缴费基数则按照实际工资收入来申报。
居民医保缴费标准
- 成年居民一档:个人缴费标准为482元/年,即每月40.17元。
- 成年居民二档、少年儿童、本市未满18周岁少年儿童:个人缴费标准为415元/年,即每月34.58元。
- 在校大学生:个人缴费标准为170元/年,即每月14.17元。
青岛医保缴费方式有哪些?
青岛医保缴费方式多样,居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渠道。以下是青岛医保缴费方式的详细介绍:
线上缴费方式
-
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
- 关注“青岛税务”或“社保缴费”微信公众号,选择“居民医保缴费”,按照提示完成缴费。
- 打开支付宝,搜索“青岛税务”或“社保缴费”小程序,选择“居民医保缴费”,按照提示完成缴费。
-
云闪付APP:
- 打开云闪付APP,选择“城市服务”-“社保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输入个人信息完成缴费。
-
电子税务局:
- 登录青岛市电子税务局官网,选择“社保费缴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提示完成缴费。
线下缴费方式
-
银行柜台:
- 前往青岛地区内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合作银行的柜台,携带身份证和银行卡,告知工作人员缴纳居民医保费用。
-
社区/村居服务站:
- 前往所在社区或村居的服务站,通过POS机或现金方式完成缴费。
-
税务部门服务大厅:
- 前往当地的税务部门服务大厅,通过人工窗口进行缴费。
缴费时间
青岛居民医保的缴费时间一般集中在每年的9月至12月,具体日期可能会根据当年政策有所调整,请密切关注当地社保部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