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居民医保门诊报销新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居民门诊统筹 :
- 报销比例55%,年度支付限额300元。
- 居民慢病 :
-
报销比例75%,年度支付限额按病种支付。
-
参保居民住院和门诊慢特病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个人自付超过1万元以上的由大病保险资金按75%的比例支付。
- 职工门诊统筹 :
-
起付线50元/次,年度起付累计达到300元后,不再设起付标准。
-
在职职工报销比例60%,年度限额2500元。
-
退休职工报销比例65%,年度限额3000元。
- 职工慢病 :
-
报销比例90%,年度支付限额按病种支付。
-
大病:支付范围包括住院费用、门诊慢性病、门诊特药;待遇标准实行分段计算、累加支付,年度限额40万元。
- 住院报销政策 :
-
城镇职工:起付线400元,医保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90%报销,年度限额10万元。
-
城乡居民:起付线400元,医保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按75%报销,年度限额7万元。
-
异地(省内、跨省)直报:异地医保报销比例执行参保人当地的异地就医政策,省内无需备案,跨省就医备案后可直报。
-
大病:达到大病起付标准后按当地政策报销,年度限额40万元。
- 门诊报销比例调整 :
-
基层医疗机构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
降低居民医保三级县级医疗机构起付线200元,且提高住院报销比例5个百分点。
-
市域内一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提升至60%,且不设起付标准和单次报销限额,年度报销限额为150元。
- 特殊疾病救助 :
-
设立专项基金资助需要持续性治疗但难以承担高昂医药费用的人群。
-
放宽申请条件并简化审批流程,让更多符合条件者及时得到帮助。
这些新规旨在提高居民和职工的医保报销待遇,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鼓励更多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并加强对特殊疾病和长期性疾病的支持。建议参保居民和职工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以更好地享受医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