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仪器主要是通过模拟人体肾脏的滤过功能来工作的,以下是其主要工作原理和步骤:
血液引出
穿刺血管 :首先,需要将患者的血管(通常是动脉和静脉)进行穿刺,通过特殊的针头建立一个体外循环通路。血液从动脉端被引出体外,进入透析仪器的管道系统。
抗凝处理 :为了防止血液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凝固,会在血液引出的同时,向血液中注入一定量的抗凝剂,如肝素。抗凝剂的用量需要精确控制,以确保血液在透析过程中保持流动状态,同时又不会引起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的紊乱。
透析过程
透析器中的分离 :血液进入透析器,透析器内部有大量细小的透析膜管。这些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它允许小分子物质(如尿素、肌酐、尿酸等代谢废物和电解质)通过,但能阻止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等有用物质通过。
透析液的作用 :透析器的另一侧是透析液,透析液的成分与正常人体内环境的液体成分相似,但其中某些物质(如钾离子、钠离子等)的浓度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中呈反方向流动,这样可以形成最大的浓度梯度,有利于代谢废物从血液向透析液中扩散。
物质交换 :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等)通过透析膜扩散到透析液中,同时,透析液中的一些有用物质(如碱基等,用于纠正患者的酸中毒)可以通过透析膜进入血液,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超滤脱水
超滤原理 :透析仪器还可以通过超滤功能去除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这是因为在透析过程中,患者血液中的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与透析液之间存在压力差。
控制脱水量 :根据患者的水肿程度和体内液体潴留情况,医护人员会预先设定好需要脱除的水分量。透析仪器会通过精确的压力控制系统,将多余的水分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并随着透析液一起排出体外。
血液回输
回输至体内 :经过透析和超滤处理后的血液,通过静脉端的管道回输到患者的体内。在回输过程中,血液的温度、压力等参数也会被透析仪器实时监测,以确保血液回输的安全和稳定。
透析仪器通过以上一系列复杂而精确的工作流程,帮助肾功能衰竭患者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