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医保备案和没备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就医流程、报销比例和备案手续三个方面:
就医流程
备案后: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时,可直接在就医地的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进行入院登记、出院结算和门诊结算,享受直接结算服务,无需再返回参保地报销。
没备案后: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时,一般需要先自行垫付医疗费用,然后回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提交相关报销材料,办理手工报销手续,流程较为繁琐。
报销比例
备案后: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后,报销比例与参保地相同;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后,报销比例可能比参保地降低10%左右,但具体比例因地区和政策而异。
没备案后:异地就医未备案的,出院自费结算后按规定补办备案手续的,可以按参保地规定申请医保手工报销,但报销比例可能会比备案后更低。
备案手续
备案后:参保人员需提前通过线上(如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医保App等)或线下(医保窗口、电话)等渠道办理备案登记,并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医保卡、异地就医证明等。
没备案后: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后,如果需要报销,需要补办备案手续,提交相关材料,并按照参保地规定申请医保手工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