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是一流的康复科室,拥有众多经验丰富的专家。以下是该科室的部分专家名单及其擅长领域、出诊时间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神经康复科专家名单
张通
张通是神经康复科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擅长神经病学和神经康复学,特别是在脑血管病、脑外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张通教授在神经康复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上,对推动神经康复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丽旭
刘丽旭是神经康复科的副主任医师,擅长脑血管病及其康复,神经系统疑难病的诊治。刘丽旭副主任医师在脑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疑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
陈巍
陈巍是神经康复科的主任医师,擅长眩晕、运动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价及康复治疗,脑血管病及心身疾病康复治疗等。陈巍主任医师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张皓
张皓是神经康复科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擅长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精神心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吞咽障碍、语言障碍等。张皓教授在脑外伤康复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他的研究成果在脑外伤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专家擅长领域
脑血管病康复
神经康复科主要收治脑梗死及脑出血等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以及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畸形术后、脑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其他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该科室在脑血管病康复方面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服务。
神经退行性疾病
科室还收治帕金森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吉兰-巴雷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障碍的患者。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康复治疗方面,科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方案。
脑外伤康复
神经康复三科以脑外伤康复为重点,主要收治亚急性期和恢复期脑外伤患者,也包括脑卒中、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其他神经损伤患者。脑外伤康复是该科室的重要特色之一,能够为脑外伤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服务。
专家出诊时间
张通
周一、周三、周四、周五上午。张通教授的出诊时间安排合理,能够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刘丽旭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上午。刘丽旭副主任医师的出诊时间安排灵活,方便患者进行预约就诊。
陈巍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上午。陈巍主任医师的出诊时间安排合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康复治疗服务。
张皓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上午。张皓教授的出诊时间安排合理,能够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
专家联系方式
张通
电话:67563322转门诊咨询9107或87569107。通过电话可以方便地与张通教授进行咨询,获取更多的医疗信息。
刘丽旭
电话:67563322转门诊咨询9107或87569107。刘丽旭副主任医师的电话联系方式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咨询途径。
陈巍
电话:67563322转门诊咨询9107或87569107。陈巍主任医师的电话联系方式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咨询途径。
张皓
电话:67563322转门诊咨询9107或87569107。张皓教授的联系电话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咨询途径。
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拥有一流的专家团队,他们在脑血管病康复、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外伤康复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合理的出诊时间安排和便捷的联系方式,患者可以方便地预约就诊,获得专业的康复治疗服务。
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的就诊流程是怎样的?
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的就诊流程如下:
就诊前准备
- 预约挂号:您可以通过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http://www.114yygh.com/)、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服务号或拨打010-114进行预约挂号。首次就诊者请先绑定好就诊人信息。
- 准备材料:请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初诊时需录入个人信息并购买门诊病历手册。
就诊当天流程
- 挂号:在挂号室挂号,按照预约的时间段取号并缴纳医事服务费。
- 分诊:到门诊楼2-3层分诊台进行分诊,根据分诊结果到相应科室就诊。
- 就诊:在神经康复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
就诊后流程
- 取药或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您可能需要取药或进行康复治疗。医院提供多种康复治疗服务,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语言治疗等。
- 复诊:如需复诊,您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复诊,或再次预约挂号。
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有哪些常见的治疗手段?
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拥有全面的治疗手段,旨在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的康复服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手段:
常规康复治疗手段
- 运动疗法:通过专业的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 作业疗法:针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言语和认知训练:针对语言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 心理和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 物理治疗:利用声、光、电、磁等物理因子进行治疗,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
- 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等传统中医手段,辅助改善患者的症状。
特色康复治疗技术
- 经颅磁刺激治疗:用于改善卒中后的失语、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
- 肌电引导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针对偏瘫后的肌肉痉挛,有效缓解肌肉紧张。
- 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通过电刺激促进肌肉收缩,改善运动功能。
-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虚拟环境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训练效果。
- 音乐治疗:通过音乐活动改善患者的情感状态,促进康复进程。
- 智能机器人技术:结合机器人辅助训练,提高康复治疗的精准性和效率。
其他治疗手段
- 悬吊运动疗法:通过特定的悬挂设备进行训练,增强核心肌群的力量和稳定性。
- 水疗:利用水的物理特性进行治疗,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 支具矫形器: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支具和矫形器,辅助改善功能障碍。
神经康复科患者如何评估康复效果?
神经康复科患者评估康复效果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评估指标
-
神经功能恢复评估:
- 通过感知、运动、语言、认知等多个方面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例如,运动功能评估可以通过肌力测试、关节活动度测量等方式进行。
-
生活质量评估:
- 使用问卷调查、生活满意度指数等工具,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社交功能、情绪状态等。
-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进食、洗漱、穿衣、行走等,以判断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
评估方法
-
临床评估:
- 通过专业医生进行的面对面临床评估是最直接的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使用量表或专业工具进行各项功能的评估。
-
影像学评估:
- 利用核磁共振(MRI)、脑电图(EEG)等现代影像学技术,直观地对患者神经结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
电生理评估:
- 通过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测试等电生理检查,辅助判断神经的完整性和功能状态。
-
功能性评估:
- 强调患者在真实生活场景中的表现,通过设定特定的生活情境,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表现,以评估其真实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常用评估工具
-
Berg平衡量表:
- 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跌倒风险,分数越高平衡能力越强。
-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 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适用于筛查认知障碍。
-
改良Barthel指数(MBI):
-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100分,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强。
-
Fugl-Meyer评定法:
- 综合躯体功能的定量评定法,评估四肢运动、平衡和感觉积分等。
-
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
- 标准化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评价工具,得分低说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