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心脏供血不足引发的病理状态,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但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不典型的牙痛、乏力或胃肠道不适。高危人群需警惕隐匿性症状,及时检查可降低猝死风险。
- 胸痛或压迫感:最常见症状为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呈压迫感或紧缩感,可向左肩、左臂、下颌放射,持续3-5分钟,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 呼吸困难与气短: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活动后胸闷、气促,严重时平卧诱发呼吸困难需坐起缓解。
- 心悸与心律异常:心肌缺血干扰电信号传导,引发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伴头晕甚至晕厥。
- 非典型症状易误诊:部分患者仅表现为恶心、上腹不适、牙痛、颈椎痛或不明原因疲劳,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更易漏诊。
- 无症状性缺血更危险:约30%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心电图显示缺血改变,此类隐匿性缺血可能直接进展为心梗或猝死。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应尽快进行心电图、冠脉CTA或造影检查。早期干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及规范用药(抗血小板、他汀类)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