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起源于心房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属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范畴,具体表现为心房异位起搏点异常放电或电信号折返,导致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钟。
核心特征与机制
-
定义与基础
- 心率范围通常为100-244次/分钟,电信号起源于心房且无需房室结参与维持。
- 分为自律性、折返性及混乱性(多源性)三种类型,具体机制包括心房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电信号折返环路形成或多点异常放电。
-
常见病因
- 生理性因素:长期饮酒、吸烟、摄入浓茶/咖啡、情绪激动或睡眠障碍。
- 病理性因素: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代谢紊乱。
-
典型症状
- 常见心悸、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疲乏无力;严重时出现胸痛、低血压、休克或晕厥。
-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尤其心室率较慢(<150次/分钟)且无血流动力学障碍时。
-
诊断与治疗
- 诊断:依赖心电图检测,辅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
- 治疗:
- 非药物干预:调整生活方式(如戒酒、控制咖啡因摄入),急性期可采用电复律或导管消融术。
- 药物控制: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 预后通常良好,但需优先处理原发疾病(如肺病、心脏病)。
注: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心室率快慢、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基础疾病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