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长期喝葡萄酒存在多方面风险,不仅会影响创口愈合,还可能引发感染、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等,因此不建议在拔牙后短期内喝葡萄酒,通常拔牙后1周内应避免,72小时内绝对不能喝。
- 影响创口愈合:葡萄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拔牙后,创口处会形成血凝块来防止出血和促进愈合,酒精会使血管扩张,增加创口再次出血的风险,还会破坏不稳定的血凝块,导致其脱落,使牙槽骨暴露,影响创口的正常愈合过程。脱醇红酒虽酒精含量极低,但传统葡萄酒酒精含量相对较高,创口未愈合时饮用会干扰愈合。
- 引发感染风险:酒精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身体对抗感染的能力。口腔本身是一个充满各种微生物的环境,拔牙后创口处更容易受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侵袭。长期喝葡萄酒会增加口腔感染的几率,口腔感染可能导致创口出现剧烈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口腔健康。
- 与药物相互作用:拔牙后医生通常会开一些抗生素或止痛药来帮助控制感染和缓解疼痛。酒精与某些药物之间可能存在不良相互作用,比如与头孢类抗生素同服,会抑制酒精代谢,导致乙醛蓄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患者会出现面部发热、潮红、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口干、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与止痛药混合时,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引发健康问题,同时酒精还可能减弱药物的效果。
- 其他不良影响:葡萄酒中的糖分和酸性物质可能增强细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损害牙釉质,不利于口腔健康。而且酒精作为脱水剂,可能降低口腔自洁能力,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饮酒还可能导致脱水,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
拔牙后短期喝葡萄酒对创口愈合、口腔健康、药物治疗等方面都有诸多不利影响,72小时内绝对不能喝,通常1周内也应避免。若有饮酒需求,建议待创口完全愈合、停止服药后再考虑,但饮酒也要适量,并遵循健康的饮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