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出血后超过24小时仍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关键措施包括彻底清洗消毒、尽快补种疫苗(48小时内效果最佳)、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即使延迟接种也能降低发病风险。
-
紧急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唾液和污物,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此步骤可减少病毒残留,为后续接种争取时间。 -
尽快补种狂犬疫苗
超过24小时未接种者需尽快补种,48小时内效果最佳,但即使超过48小时仍建议接种。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阻断病毒扩散,延迟接种虽效果减弱但仍有保护作用。 -
评估是否需要免疫球蛋白
若咬伤部位在头面部或属于严重暴露(如深部出血),需联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局部病毒,尤其对延迟处理者更为重要。 -
密切观察症状并就医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接种后仍需观察是否出现发热、恐水等异常症状。一旦疑似发病需立即就医,但需注意:发病后无有效治疗手段,预防是关键。
及时行动是避免狂犬病的核心,无论咬伤时间长短,暴露后处理均不可侥幸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