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若出现肿胀,需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急救法:用肥皂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酒精/碘伏彻底消毒,并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肿胀可能提示感染或病毒侵入,必须规范处理以降低狂犬病风险。
-
紧急冲洗伤口
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借助注射器灌注冲洗。若现场无肥皂水,可用纯净水大量冲洗,确保冲净唾液和污血。冲洗时轻挤伤口周围促进排毒,但避免用力挤压导致病毒扩散。 -
严格消毒与开放处理
冲洗后立即用75%酒精或碘伏反复擦拭伤口内外。保持伤口暴露,不包扎、不涂抹软膏,仅大出血或头面部伤需缝合时,需先完成免疫球蛋白注射。肿胀处可冷敷缓解,但勿冰敷直接接触皮肤。 -
分级医疗干预
无论伤口大小,必须就医评估:
- 轻微肿胀:接种狂犬疫苗(5针法或“2-1-1”程序);
- 严重肿胀/深伤口: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超过24小时仍可接种疫苗,前两针剂量需加倍。
- 后续观察要点
接种期间忌烟酒、剧烈运动,每日监测肿胀变化。若出现发热、伤口化脓或肢体麻木,需警惕感染或狂犬病前驱症状,立即复诊。流浪狗咬伤需额外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伤口肿胀是危险信号。即使症状轻微也需全程接种疫苗,切勿心存侥幸。同时记录犬只特征,协助疾控部门追踪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