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若出现肿胀,需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急救法,并警惕狂犬病风险。流浪狗携带病菌概率高,伤口肿胀可能是感染或病毒入侵的信号,关键处理要点包括:彻底清洗伤口、24小时内接种疫苗、避免抓挠和刺激性饮食,以下分步骤详解。
- 紧急冲洗伤口: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深伤口需挤压周围排出污血。流动水冲洗可降低病毒残留风险,肥皂的碱性环境能抑制狂犬病毒活性。
- 消毒与冰敷缓解:用碘伏或75%酒精由内向外消毒,避免二次污染。肿胀处可冰敷10-15分钟(间隔毛巾防冻伤),减轻疼痛和炎症。
- 必须就医接种疫苗:即使伤口未破皮,也需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流浪狗健康状况不明,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延误可能致命。医生会根据伤情评估是否需加注免疫球蛋白或破伤风针。
- 恢复期护理:保持伤口干燥透气,避免沾水或剧烈运动。忌食辛辣、酒精、浓茶等刺激性物质,观察是否出现发热、头痛等异常症状,及时复诊。
提示:流浪狗咬伤不可侥幸,肿胀加重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医。日常远离未免疫犬只,儿童及老年人受伤后更需优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