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处暑时节,推荐一周七天以流质为主的午餐食谱,既能消暑降温,又营养均衡。关键亮点包括: 清热解暑食材(绿豆、莲子)、高水分搭配(瓜类、乳制品)、易消化蛋白质(豆浆、鱼茸),兼顾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营养需求。
-
周一:绿豆百合羹
绿豆清热,百合润肺,加少量冰糖调味,冷藏后口感更佳。搭配全麦面包片补充膳食纤维。 -
周二:冬瓜薏米排骨汤
冬瓜利尿,薏米祛湿,排骨提供优质蛋白。滤去油脂后保留汤底,搭配蒸南瓜泥。 -
周三:莲子银耳椰奶露
莲子安神,银耳滋阴,椰奶增加饱腹感。可加入少量奇亚籽提升omega-3含量。 -
周四:番茄豆腐鱼茸粥
番茄开胃,鱼肉易吸收,豆腐补充植物蛋白。米粥熬至绵软,撒少许葱花提香。 -
周五:紫薯燕麦奶昔
紫薯富含花青素,燕麦提供慢碳,牛奶或植物奶调和。可加一勺坚果酱增加健康脂肪。 -
周六:苦瓜黄豆浆汤
苦瓜降火,黄豆浆补充植物蛋白,搭配少许糙米糊平衡苦味。 -
周日:酸奶水果冰沙碗
无糖酸奶打底,加入当季梨、猕猴桃等低糖水果,点缀薄荷叶提升清凉感。
处暑饮食需顺应“润燥养脾”原则,流质食谱可灵活调整食材,避免生冷过度。坚持一周有助于缓解暑热疲劳,为入秋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