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暑时节推荐半流质一周食谱,核心在于清热解暑、易消化且营养均衡,重点搭配绿豆、薏米、莲藕等时令食材,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每日提供1200-1500大卡热量,适合老人、术后恢复及食欲不振人群。
-
周一:绿豆百合粥+山药泥
绿豆提前浸泡2小时,与粳米、鲜百合慢炖至绵软,搭配蒸山药碾压成泥,撒枸杞点缀。绿豆富含钾和膳食纤维,百合润肺,山药健脾,适合晨间补充电解质。 -
周二:冬瓜薏米排骨汤+藕粉羹
排骨焯水后与薏米、冬瓜块炖煮1.5小时,滤去油脂取清汤;藕粉用温水调匀后沸水冲搅成透明羹状。冬瓜利尿,薏米祛湿,藕粉易吸收,午后可加少量蜂蜜调味。 -
周三:南瓜小米糊+蒸蛋羹
南瓜蒸熟与小米、燕麦片破壁成糊,蛋液加1.5倍温水蒸8分钟,淋麻油增香。南瓜提供β-胡萝卜素,蛋羹补充优质蛋白,适合消化较弱者。 -
周四:紫薯银耳羹+嫩豆腐汤
紫薯切丁与泡发银耳炖至胶质浓稠,内酯豆腐切块配裙带菜、虾皮煮汤。银耳滋阴,紫薯抗氧化,豆腐补钙,晚餐可搭配少许姜丝驱寒。 -
周五:玉米浓汤+香蕉奶昔
甜玉米粒与土豆泥打底熬汤,香蕉、低脂酸奶与冰块搅打成奶昔。玉米含叶黄素,香蕉补充快碳,适合高温日快速恢复体力。 -
周六:鸡丝燕麦粥+蒸梨盅
鸡胸肉撕成细丝与即食燕麦同煮,雪梨挖芯填入川贝粉蒸20分钟。鸡肉提供易消化蛋白,梨盅润燥,可作加餐甜品。 -
周日:番茄土豆泥+杏仁露
番茄炒软后与熟土豆混合压泥,杏仁浸泡后与糯米打浆过滤煮沸。番茄富含维C,杏仁露含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全天轻食收尾。
此食谱兼顾传统节气养生与现代营养学,注意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食材比例,避免冰镇食用,大暑期间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效果更佳。